【傳播沙龍】真人實事的社會案件轉化熱播劇 台劇《我們六個》解析社群行銷關鍵
【活動演講】 2025-10-09
本班於10月4日舉行114學年度上學期第一場「傳播沙龍」。特別邀請EMA110級校友、大愛電視影響策略中心總監黃英峰,以真人實事大愛劇《我們六個》為案例,深入剖析團隊如何規劃社群經營策略,將改編自社會案件的沉重題材,透過獨特的敘事角度與精準的社群操作,在缺乏商業廣告資源的情況下,成功掀起網路熱潮。
黃英峰開場時分享,《我們六個》的劇本歷經超過三年田調,其原型故事源於多年前駭人聽聞的「電鍋殺人案」。如何轉化負面、驚悚的題材,是團隊面臨的首要挑戰。他在現場播放首播預告片後,有同學坦言,因看過案件原型故事,衝擊過大而沒有意願收看。黃英峰回應,這也是團隊設計三套不同敘事角度預告的原因,以回應觀眾對沉重議題的複雜情緒。
「我們最終的目的不是在商業轉換後的數據,而是我們要如何把你們覺得很難傳遞的正向力量傳遞出去。」黃英峰說,《我們六個》透過溫暖又富轉折的敘事手法,讓觀眾感動並願意分享,將一個沉重社會案件轉化為高正面聲量的話題。
「我們確實沒有預測到會達到一個創造話題高峰的位置」,談及成功關鍵,黃英峰將社群操作分為多個層面。「在非自然流量的情境下,就需要與藝人和媒體創造協作。」團隊先調查14位合作藝人的社群聲量與平台偏好,藉由藝人聯動,有效觸及不同受眾。他還舉例,演員邱宇辰的粉絲甚至自發性在西門町廣場購買看板廣告,成為免費的推廣助力,顯示藝人與粉絲的緊密連結能轉化為強大的聲量。
黃英峰還說明,團隊設定精準的 SEO 關鍵字,確保資訊能夠被有效推播。他補充,由於此劇並非商業導向,因此播出時YouTube 同步開啟直播,安排小編在線回覆觀眾的問題,並即時補充本尊故事的相關連結。此外,團隊也分析Threads 等新興平台的特性,透過圖文互動創造了數千個愛心、數萬個瀏覽。
「需要輿情跟及時調整,這是最困難的地方」黃英峰指出,社群工作最難的便是對輿論的極速應變。例如團隊發現觀眾對天心演技的熱烈討論後,便在極短時間內剪輯「天心學習盲人的一天」幕後花絮,成功將話題熱度轉化為流量。黃英峰說這種緊貼觀眾的反應進行的行銷操作調整,不僅讓戲劇熱度超乎預期,更持續不斷創造連結,引發群眾的持續關注與正向行動。也將弱連結理論的概念帶入社群經營,讓業界的運作的模式具有學術理論印證。
針對此次傳播沙龍的意義,EMA執行長鍾適芳會後表示,「辦這樣的沙龍,一方面是鼓勵同學,把他們在這裡的學習跟職場上的實務做連接。」他也提及黃英峰在演講中將學術理論帶入,不僅能啟發剛入學的新生,也對準備撰寫論文的同學提供鼓舞與方向。
鍾適芳認為,《我們六個》是一個很特別的成功案例,對於背景多為媒體實務的同學極具延伸交流的價值。她總結道,此次沙龍不僅讓學員思考如何從豐富的實務經驗中萃取學術觀點,開啟研究途徑,也進一步凝聚了專班的共識與士氣。
(文/林芷彤)
回新聞表列